首页 > 诗文 > 韩愈的诗 > 春雪

春雪

[唐代]:韩愈

春雪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新年都已来到,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,到二月,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。

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,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。

注释

新年:指农历正月初一。

芳华:泛指芬芳的花朵。

初:刚刚。

惊:新奇,惊讶。

嫌:嫌怨;怨恨。

故:故意。

春雪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(815),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,知制诰。对北方人来说,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,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,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,作者便借鉴岑参《白雪歌》之意,创作了此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海鸥 .唐名家诗导读 .广州市 :广东人民出版社 ,1999年 :222页 .

春雪鉴赏

  这首《春雪》诗,构思新巧。

  “新年都未有芳华,二月初惊见草芽。”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,这天前后是立春,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。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,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。一个“都”字,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。第二句“二月初惊见草芽”,说二月亦无花,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,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、遗憾。“惊”字最值玩味。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“春色”的萌芽的惊喜神情。此外,“惊”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、惊讶、欣喜的心情。这一“初”字,含有春来过晚、花开太迟的遗憾、惋惜和不满的情绪。韩愈在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中曾写道: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、“最是一年春好处”,诗人对“草芽”似乎特别多情,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。从章法上看,前句“未有芳华”,一抑;后句“初见草芽”,一扬,跌宕有致,波澜起伏。

  三、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,实际感情却是: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,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,但白雪却等不住了,竟然纷纷扬扬,穿树飞花,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。真正的春色(百花盛开)未来,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,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!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、遗憾,而是充满了欣喜。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,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,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。这就是三、四两句的妙处,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,可谓神来之笔。“却嫌”、“故穿”,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。诗的构思甚奇。初春时节,雪花飞舞,本来是造成“新年都未有芳华,二月初惊见草芽”的原因,可是,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,才“故穿庭树”纷飞而来。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,却增加了诗的意趣。“作飞花”三字,翻静态为动态,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,一翻再翻,令读者目不暇接。

  第三、四段简要赏析: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“嫌”、“穿”把春雪比作人,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,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,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,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,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。

韩愈简介

唐代·韩愈的简介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...〔 ► 韩愈的诗(357篇)

猜你喜欢

闰月三日即事

宋代释居简

星历新传误,无人重讲明。日中阴似夜,春半冷如正。

柳欲眠还醒,花犹染不成。燕归多日了,犹自未闻莺。

雨水过后作

熊东遨

昨夜馀寒敛,春开雨水门。露生芳草苑,人约板桥村。

待雪前因失,寻梅旧迹存。孤灯坐侵晓,不觉上朝暾。

送水云归吴

郑惠真

琵琶拨尽昭君泣,芦叶吹残蔡琰啼。

归见林逋烦说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
过南墅怀寒岩二首

宋代释善珍

草没亭台不见踪,故交掩泪立寒风。

食鱼客去余空馆。放鹤童归弃旧笼。

与孙文学廷璋并示孙上舍悦祖暨朱文学侗得三十一韵

清代姚燮

我昔未遇君,先与君兄交。闻有弱冠弟,关览凌群髦。

但视兄卓奇,知非人过褒。邻郡面易谋,鄙愿胸久操。

药王庙二首 其二

弘历

当年阶下有丰碑,持去谁将镇石为。闻是椓人留姓氏,长绳百尺拽诚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