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代桃僵 |
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 |
来去无踪 |
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 |
彬彬有礼 |
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人面兽心 |
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刻骨铭心 |
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有约在先 |
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暮史朝经 |
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不分青红皂白 |
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言而无信 |
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时至运来 |
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今是昨非 |
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
令人满意 |
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兴高采烈 |
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动魄惊心 |
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东施效颦 |
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手不释书 |
犹手不释卷。 |
取之不尽 |
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故态复萌 |
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断章截句 |
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鹬蚌相争 |
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耳聪目明 |
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阴阳怪气 |
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金玉满堂 |
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
饿殍遍野 |
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勿谓言之不预 |
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
援笔立就 |
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患难见真情 |
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