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贯中西 |
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 |
安内攘外 |
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
浪费笔墨 |
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
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大惑不解 |
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用心良苦 |
费劲心血 |
销声匿迹 |
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临危受命 |
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咄咄逼人 |
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废书而叹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救经引足 |
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自命不凡 |
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粗制滥造 |
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
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
钻木取火 |
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进谗害贤 |
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斗水活鳞 |
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将夺固与 |
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满园春色 |
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地大物博 |
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尽诚竭节 |
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臭名昭著 |
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无影无踪 |
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了如指掌 |
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当头棒喝 |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