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落大方 |
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 |
节用裕民 |
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戒骄戒躁 |
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挥霍无度 |
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奇才异能 |
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来踪去迹 |
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兵荒马乱 |
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百战百胜 |
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云天雾地 |
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废书而叹 |
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半吊子 |
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化鸱为凤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光前启后 |
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专心一志 |
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急功近利 |
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龙争虎斗 |
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平心而论 |
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兵微将寡 |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口坠天花 |
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序品》载,佛祖说法,感动天神,“六欲诸天及天子众,以天福力雨种种华:优钵罗华,波头摩华……于虚空中缤纷乱坠”,“天华乱坠满虚空,众香普熏于大会”。后遂以“口坠天花”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。华,同“花”。 |
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羊质虎皮 |
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叫苦连天 |
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人面狗心 |
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清风劲节 |
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笑貌声音 |
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