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高地迥的成语故事


天高地迥

拼音tiān gāo dì jiǒng

基本解释迥:远。形容极其高远。

出处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高地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高地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轻而易举 《诗经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宋 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
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供不应求 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
女生外向 东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:“男生内向,有留家之义;女生外向,有从夫之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