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落不偶的成语故事


流落不偶

拼音liú luò bù ǒu

基本解释流落:留居他乡,穷困潦倒;偶:遇。指潦倒失意,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。

出处宋·陆游《陈长翁文集序》:“得志者司诏令,重金石;流落不偶者,娱忧纾愤,发为诗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流落不偶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流落不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初出茅庐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多才多艺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志在千里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龙腾虎跃 唐 严从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:“圣人受命,贤人受任;龙腾虎跃,风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一干二净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白发苍苍 唐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,而视茫茫,白发苍苍,而齿牙摇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