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德量力的成语故事


度德量力

拼音duó dé liàng lì

基本解释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
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度德量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度德量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夸大其词 《宋史 王祖道传》:“蔡京开边,祖道欲乘时徼富贵,诱王江酋、杨晟免等使纳士,夸大其辞。”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一视同仁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付之一炬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
触目皆是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