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附字的解释
附

拼音 注音ㄈㄨˋ
部首阝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
五笔BWFY 五行 统一码9644
笔顺フ丨ノ丨一丨丶
名称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撇、竖、横、竖钩、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ù(ㄈㄨˋ)

⒈  另外加上,随带着:附体。附件。附带(a.另外有所补充的;b.非主要的)。附庸。附会(a.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,如“牵强附附”;b.组织文章、布局谋篇、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,如“精思附附,十年乃成”)。附赘悬疣。

⒉  同意,赞同:随声附和。附议。

⒊  捎带:“一男附书至”。

⒋  靠近:附近。附耳低言。

⒌  依从:依附。归附。趋炎附势。

异体字

汉英互译

add、appose、attach、enclose

造字法

形声:从阝、付声

English

adhere to, append; rely on near to


※ 附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附是什么意思由诗词诗歌_古诗大全_诗词名句_文言文大全 - 花瓣诗词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附【戌集中】【阜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?符遇切,音駙。《玉篇》依也,近也,著也。《廣韻》寄附。《集韻》托也。《易·剝卦》山附于地。《禮·樂記》附親萬民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其附于?者,歸于士。《註》附,麗也。《孟子》附於諸侯曰附庸。

《玉篇》附,益也。《論語》季氏富於周公,而求也爲之聚斂,而附益之。《前漢·諸侯王表》設附益之法。《註》封諸侯過限,曰附益。◎按《說文》附益作坿字,泥。

《廣韻》姓也。晉有附都。

轉附,山名。《孟子》吾欲觀於轉附朝儛。

附耳,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畢曰罕車,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。

高附,國名。《後漢·西域傳》高附國,在大月氏西南,亦大國也。

附子,藥名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卽擣附子,齎入長定宮。

與祔通。《禮·雜記》大夫附于士。《註》附,讀爲祔,祔祭也。

《唐韻》符又切《集韻》扶富切,?音覆。《說文》附婁,小土山也。

《夏侯惠·景福殿賦》曾櫨外關,榱桷內附。或因勢以連接,或邪詭以盤構。

《集韻》薄口切,音瓿。《玉篇》附婁,今作培。《集韻》或作㟝㟊。

與胕通。親戚曰肺附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臣幸託肺附。

《集韻》芳無切,音敷。古孚字。卵孚也。註詳子部四畫。

叶音府。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疏附,予曰有先後,予曰有奔奏,予曰有禦侮。後叶下五反,奏叶宗五反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附【卷十四】【?部】

?,小土山也。从?付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附?無松栢。”符又切

说文解字注

(附)附婁、逗。㬪韵字。小土山也。左傳襄二十四年。子大叔曰。部婁無松柏。杜注。部婁、小阜。服虔曰。喻小國。風俗通義引左傳釋之曰。言其卑小。部者、阜之類。今齊魯之閒、田中少高卬名之爲部矣。按或作培塿。依許則傳文本作附婁。字从?、其本義也。上蒲口反。下路口反。玉篇曰。說文以坿爲坿益字、从土。此附作步口切。小土山也。玉裁謂土部坿、益也。增益之義宜用之。相近之義亦宜用之。今則盡用附。而附之本義廢矣。从?。付聲。符又切。按此音非也。當云蒲口切。四部。春秋傳曰。附婁無松柏。左氏傳多古文。許所見未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