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舌
词语解释
口舌[ kǒu shé ]
⒈ 口和舌。说话的器官。
英mouth and tongue;
⒉ 口角,争吵;争执。
例我是个良善人,从不曾同人口舌,经官动府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英quarrel; dispute;
⒊ 指劝说、争辩、交涉时的言语。
例费了很大的口舌才把他说服。
英talking around; words;
⒋ 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例是非口舌。
英misunderstanding; trouble;
引证解释
⒈ 口和舌。说话的器官。
引《易·说卦》:“兑为泽,为少女,为巫,为口舌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取口舌为言语之具也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诸生闒茸无行……乃安得鼓口舌,申颜眉,预前议论是非国家之事也?”
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司马迁二大罪》:“二子之名,在天下者,加蛆蝇粪秽也,言之则污口舌,书之则污简牘。”
⒉ 指劝说、争辩、交涉时的言辞、言语。
引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留侯 曰:‘始上数在困急之中,幸用臣筴。今天下安定,以爱欲易太子,骨肉之閒,虽臣等百餘人何益。’ 吕泽 彊要曰:‘为我画计。’ 留侯 曰:‘此难以口舌争也。’”
明 王琼 《双溪杂记》:“都御史 杨善 使虏,不恃一繒,以口舌晓譬,国威不屈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六朝小説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》:“晋 人尚清谈,讲标格,常以寥寥数言,立致通显,所以那时的小说,多是记载畸行隽语的《世说》一类,其实是借口舌取名位的入门书。”
⒊ 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引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槐柳楸梓梧柞》引《杂五行书》:“舍西种梓楸各五根,令子孙孝顺,口舌消灭也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四回:“归到家里,便下了帘子,早闭上门,省了多少是非口舌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三:“她宁愿话不投机,招丈夫对她发怒,也不愿看着他们兄弟之间起了口舌。”
⒋ 议论、谈论。
引宋 苏轼 《书游汤泉诗后》:“惟 驪山 当往来之衝,华堂玉甃,独为胜絶,然坐 明皇 之累,为 杨 李 禄山 所污,使口舌之士,援笔唾駡,以为亡国之餘,辱莫大焉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七回:“这才乾浄,省得旁人口舌。”
⒌ 争吵;争执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我是个良善人家,从不曾同人口舌,经官动府。”
国语辞典
口舌[ kǒu shé ]
⒈ 说话的器官。
引《易经·说卦》:「兑为泽,为少女,为巫,为口舌。」
近诟谇
⒉ 劝说,交涉时的言语、言辞。
引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下》:「咱非六国愚主,怎被你口舌所能摇撼?」
反笔墨
⒊ 言语上的争吵、争执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七回》:「我是个良善人家,从不曾同人口舌,经官动府。」
⒋ 谈论、评论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七七回》:「这才干净,省得旁人口舌。」
英语dispute or misunderstanding caused by gossip, to talk sb round
德语Wortwechsel; Zank
法语malentendu
分字解释
※ "口舌"的意思解释、口舌是什么意思由诗词诗歌_古诗大全_诗词名句_文言文大全 - 花瓣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词语
- kāi kǒu开口
- rù kǒu入口
- mén kǒu门口
- jìn kǒu进口
-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众口同声
- lù kǒu路口
- kǒu yǔ口语
- dà kǒu大口
-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
-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
- kǒu xiāng táng口香糖
- chēng mù jié shé瞠目结舌
-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声声
- yī kǒu一口
- gǎi kǒu改口
- jiè kǒu借口
- kě kǒu kě lè可口可乐
- kǒu qì口气
- kǒu shuǐ口水
- xiōng kǒu胸口
- yì kǒu tóng yùn异口同韵
- kǒu jiǎo口角
- kǒu àn口岸
- kǒu shí mǐ口食米
- rèn kǒu刃口
- shí kǒu食口
- jué kǒu决口
- wèi kǒu胃口
- kǒu tóu口头
- qiāng kǒu枪口
- suí kǒu随口
- kǒu lìng口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