遒逸
词语解释
遒逸[ qiú yì ]
⒈ 亦作“遒佚”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遒佚”。雄健飘逸。
引《梁书·周捨传》:“﹝ 捨 ﹞辞理遒逸,由是名为口辩。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五:“畿 好古,三槐 王氏 后,模得其本,出以示余。志字大小,甚类《兰亭叙》,其间‘曲水’、‘会稽’字,尤逼叙,笔力遒逸,真有父风。”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苦竹君》:“字法 李北海 《云麾将军碑》,得其遒佚。”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此图本 唐 阎立本 粉本,载在画苑, 松雪 盖临之也。有 吴匏菴 跋文,亦遒逸,乃 虞山 钱介王 所藏弆者也。”
国语辞典
遒逸[ qiú yì ]
⒈ 形容文章健劲而有逸致。
引《北史·卷四七·祖莹传》:「神情机警,词藻遒逸。少驰令誉,为当世所推。」
分字解释
※ "遒逸"的意思解释、遒逸是什么意思由诗词诗歌_古诗大全_诗词名句_文言文大全 - 花瓣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